Google 是怎么样下线过期系统的

在公司经常碰到的情况是新系统开始好了,但是旧系统一直还被人依赖,让使用者迁移,一般都不会怎么顺利,记得我当年在某一个大厂时,新旧两套系统同时跑了快一年,旧系统最大的问题是需要维护,同时维护两套系统的成本很高。
记录一下 Google 是怎么处理这个问题的,有一些主张还是比较有意思。

什么是过时的系统

已经有一个新的系统提供相同的功能,新系统可能更有效地使用资源,具有更好的安全属性,以更可持续的方式构建。 拥有两个系统来完成同一件事似乎不是什么大问题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维护它们的成本会大幅增加, 用户可能需要使用新系统,但仍然依赖于使用过时的系统。

为什么过时系统很难下线

对于迁移方来说没有任何收益

比如我要求我的依赖方从旧系统迁移到新系统,但是对于我的依赖方来说,只会增加他的成本,可能不会对他有什么收益,他可能还要重新适配新的系统,要测试,会存在工作量,有可能还会有未知的风险。

恋旧

有时因为这个系统是某个人开发的,他对这个系统有一定的情节,不想被替换。

利益冲突

可能系统跨部门,让别的部门的人增加成本去迁移到新系统,会增加部门的成本,如果不迁移,成本可能看不到。

代码是一种负债,不是一种资产

Google 认为代码是一种负债,而不是一种资产,这个是可以理解的,当你的代码越多,维护成本就越高,如果不把这些过时的系统下线,会增加维护成本,代码越简单,同时保持相同数量的功能越好

代码本身不会带来价值:它提供的功能带来了价值,如果该功能满足用户需求,那么它就是一种资产:实现此功能的代码只是实现该目的的一种手段。如果我们可以从一行可维护、可理解的代码中获得与 10,000 行错综复杂的代码相同的功能,我们会更喜欢前者,代码本身是有成本的——代码越简单,同时保持相同数量的功能越好。
与其关注我们可以生产多少代码,或者我们的代码库有多大,我们应该关注每单位代码可以提供多少功能,并尝试最大化该指标,最简单的方法之一就是不要编写更多代码并希望获得更多功能,删除不再需要的多余代码和系统。

向死而生的设计

就是在设计的时候,要考虑如果这个系统要关闭时,迁移成本有多大,容易迁移吗?说是核电站在设计的时候,是要考虑这个核电站不运转了,我怎么样安全地把它关闭,Google 在设计的时候也会考虑这一点,我认为这一点特别不错,很少有人会在设计时,考核这个事情。

  • 我的使用者从我的产品迁移到潜在替代品的难易程度如何?
  • 如何逐步升级?

过期系统下线的方式

  • 建议
  • 强制
    这两种方式在 Java 的编译时经常看到。

工具的使用

Google 会用一些工具去分析依赖关系。

总结

  • 软件系统具有持续的维护成本,应与删除它们的成本进行权衡。
  • 下线通常比开始构建它们更困难,因为现有用户经常使用超出其原始设计的系统。
  • 如果将停机成本包括在内,改进系统通常比更换新系统便宜。
  • 很难真实地评估决定是否弃用所涉及的成本。

发表评论